央廣網北京11月1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廣西南寧一社區掛28個職能部門牌子不算多,寧波一社區牌子多達50塊。記者調查發現各地社區任務多,鄭州一居民社區工作人員僅5、6個,服務人口達4萬。幾個人幾十塊牌子,是工系統傢俱作繁重還是錶面文章?
  近日,有一個社區掛的牌子引發了大家關註,網上有照片關鍵字廣告。照片中,社區門口除掛著社區服務中心、政務服務中心、人民調解委員會等職能部門的牌子外,還有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殘疾人協會、綠色網吧等等20多個職能部門的牌子。
  記者來到南寧市西鄉塘區明秀北社區居委會,還沒有走進辦公室,就被眼前的景象鎮住了:大門左手邊,自上而下、林林總總懸掛著28塊單位牌匾,從各種服務中心、工作站到協會一應俱全,羅列起來足有一人多高。走進辦公室,30多平米租辦公室空間里,只有兩個人在裡面辦公。居委會主任邱成說,其他人都外出巡邏了。而巡邏工作一般實行輪流制,誰業務不忙的時候就到外面去,並負責對各項工作進行引導、疏通,整個上午,差不多每個人都要巡邏一兩次。對於門口的28塊單位牌匾,他解釋說。
  邱成:我們並不是內設的這麼多機構。社區唯一的內設機構就是一個社區借錢黨組織、一個社區居委會。這(27個)只是我們的工作內容。
  原來,從今年10月中旬開始,西鄉塘區政務中心規定,下轄的各個社區懸掛由他們統一配送的門牌。明秀北社區之所以成為了媒體關註焦點,只是一個偶然,而其他社區的情況吳哥窟也都如此。
  雖然沒有設置牌匾上所羅列的那麼多機構,但社區仍然承擔著各種部門的責任、工作。大事小事,居民不用跑到職能部門,在居委會都可以咨詢、辦理。服務內容如此之多,但整個居委會卻只有12名工作人員,辦公室也只有一間。
  工作人員: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業務,幾乎一個人都要負責三到四項工作吧。我們每個人都有網格化管理區、責任區,包括主幹道、次幹道啊,小街小巷、樓棟啊,每天都要檢查的。
  光職能部門的牌子就27個,牌子的數量有點多。但是從社區居住居民的角度來講,如果能在居委會裡就把事情處理了,這應該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但是社區基層的工作人員壓力就大多了。
  其實,基層社區掛牌過多的問題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去年兩會期間,來自深圳的基層代表——南嶺村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育彪在廣東代表團全團審議時,就曾尖銳的指出:"上面部署一項工作,下麵就要多塊牌子,這是全國基層社區普遍的問題。社區建設不能滿足於掛牌子、鋪攤子,更不能只掛牌不做事"。其發言還曾引發了中央領導的關註。
  說到深圳,有資料顯示,在2012年,該市共有社區居委會799個。深圳市黨廉辦兼顧老城區住宅社區、農村城市化社區和新的房地產開發小區等不同類型,在全市範圍內抽查了50個社區,基本情況是:(一)社區普遍掛牌多,掛牌的種類、數量差別也大。抽查的50個社區中,70%的社區掛牌數量在30、40塊之間,最多的是61塊(鹽田沙頭角社區),最少的是16塊(大鵬街道葵豐社區)。社區掛的牌主要集中在黨建、人口計生、工青婦、法律援助、民政和勞動保障等部門。剛纔提到的南嶺村社區共掛49塊牌。
  其實這種現象也不難理解。近年來,社會管理越來越精細化,全國各地紛紛推進職能部門進社區工作,社區的服務功能不斷加強。工作重心下移,社區的掛牌也迅速增加,這在全國都是普遍現象。
  今天早上,記者在安徽不少地方探訪發現,很多居委會門前都多多少少掛著各種牌子。在淮南洞山街道新村社區,門前清清爽爽。正當記者感到意外時,社居委黨總支副書記朱靜告訴記者,不久前,他們才把牌子移到一站式服務大廳,因為物業要整治社區環境,不允許在門前擺放各種匾牌。走進新村社區二樓的一站式服務大廳,記者看到,牆壁上那叫一個"震撼",粗略數了一下, "巾幗文明崗"、"社會組織聯合會"、"綠色社區"、 "家庭文明示範社區"、"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等大大小小、各種顏色的牌子足足有四、五十塊。見記者數個不停,朱靜說,別數了,還有很多牌子沒掛上呢,牆壁空間有限。
  朱靜:上百個肯定有,地點太小,沒掛完。
  朱靜說,有多少個牌子就有多少項工作,雖然有些牌子是虛的,但居委會職能的確很多,工作人員只有11個人,要服務的轄區居民有2600多戶,近7000人,感覺"壓力山大"。
  上面千條線、下麵一根針,這是對居委會工作最形象、最真實的寫照。一方面要深入群眾、服務居民,另一方面還要應付政府智能部門諸多的檢查和考核。
  記者在新村社區採訪時,真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錢韻玲是新村社居委負責計生的工作人員,早上八點一上班,她就打開電腦進QQ群,將區計生辦下達的新任務分解到各計生專乾;還要根據昨天入戶調查的情況,修改戶況信息。工作人員都和錢韻玲一樣,各自忙著各自的工作。除此之外,還要邊接待前來辦事的居民,邊接聽咨詢電話。忙得不可開交時,又接到新任務:全省社會組織聯合會在淮南舉行,下午與會人員就要到新村社區參觀。
  而在河南,居委會已經變成了"半個行政化機構",大量工作落在了居委會頭上。
  在省會鄭州儉學街社區居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婦女之家等7、8塊牌子掛在門口,40、50平方的辦公區域裡人聲嘈雜,前來辦事的居民絡繹不絕。社區黨總支書記荊小娣告訴記者,社區內有9個公共單位,19個居民小區,常駐人口7、8千人,形形色色的管理任務都落在社區頭上。
  荊小娣:包括咱群眾比較關註的經濟適用房、學生的教育劃片,還有勞保、醫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包括發案多少,老同志的工作、婦女工作、兒童工作,除了這些以外還有現在特別熱的養狗工作。
  荊小娣說,居委會近幾年一直在補充新鮮血液,11名工作人員平均年齡已經降到了30來歲。但讓他們苦惱的是,許多莫名其妙的任務都攤在了社區頭上,甚至是居委會沒有能力管理的事務也得他們出具證明。
  荊小娣:無犯罪記錄基本上每天都有人來開,還有這個血緣關係,那咋辦,社區工作人員加班加點,一個去跑一個去問一個去調查核實,如果有時候因為沒有調查清楚出了這個證明,這個責任你還要擔當。
  二十一世紀社區是鄭州最大的社區,常駐人口3、4萬人,工作人員僅有5、6個,平均每個工作人員要服務上萬居民。社區居委會主任翟獻強說,居委會的職權範圍沒有足夠明晰的規範細則。
  翟獻強:這沒有,大得說有,分了幾大塊,社會性管理工作,服務性管理工作,東西是有,現在活太多了,乾串了,蓋章都是按照居民的需求去蓋得。
  鄭州德億社區居委會主任孫俊強坦言,市裡邊幾十個部門上百項事務最後的都要社區來落實。社區居委會的功能已經由"居民自治組織"變成了現如今的"半行政化機構"。
  孫俊強:它原本就是個服務功能,帶領群眾搞一些活動,現在成政府的一個腿兒了,啥都弄到社區了。
  在浙江寧波,04年的時候曾將居委會門口的大牌子大量壓縮,但牌子的數量少了,所負責的工作卻並未減少。
  寧波市海曙區南門街道郎官社區是一個老小區,有3700多戶居民。跟全國的普通社區一樣,作為政府部門在基層所處"地位"、"面子"和"重視程度"的象徵, "牌子"往往被作為工作考核的"硬件"體現而列入強制的"達標"標準。2004年前後,郎官社區居委會大門口的牆上,各種牌子曾一度達到30-40塊,大大小小的事項有300多項。從事了10多年社區工作的郎官社區黨委書記阮維芳回憶說,當時牌子多到牆上已經沒有地方掛了。
  阮維芳:工商進社區、城管進社區,環境衛生,反正各種部門都進社區。那個時候我們也是為了應付啊,因為牌子實在太多了,牆壁就那麼大一點。那麼牌子怎麼辦呢?裝成活動式的,哪個階段工作要緊就掛哪一個。
  這樣一來,一些原本應該由職能部門親歷親為的分內職能,也非要以一塊"牌子"彰顯"某某工作進社區"的政績。而作為社區組織,對於"上級"的安排只能俯首聽命。
  從去年開始,情況似乎在慢慢改變。郎官社區牆上的牌子從30-40塊,變成了現在的3塊:居委會、黨委會和便民服務中心。牌子雖然摘下來了,但該做的事卻一樣都沒少。阮維芳最近就接到上級部門下達的任務。
  阮維芳:居民家中的燃氣排摸,他用的是天然氣還是瓶裝燃氣,有沒有安全。說實話,這個其實我覺得應該是要麼就安監部門做,那麼燃氣公司來做。
  寧波市海曙區出台了一項規定,如果職能部門要給讓社區派任務,必須先到所屬民政局備案,由民政局決定社區是否合作,但現實的情況並非如此。
  阮維芳:目前,據我知道,到民政局備案的很少,都是直接分派下來了。
  政策重在落實,不然社區幹部還是感覺底氣不足。我們政府應該做到,不僅要摘下掛在社區門口有形的牌子,更要摘下掛在社區幹部心裡無形的牌子。
  記者專門走訪了長春市部分社區辦事處,同樣發現不少社區也都掛著多種職能的牌匾。
  長春市南關區桃園路社區辦事處大門右側的牆面上,記者看到有"南關區桃源街道桃園社區居民委員會"、"中共長春市南關區桃源街道桃源社區總支部委員會"、"服務民生工作站"、"居民議事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六塊牌子;在左邊則懸掛著"社區文化中心"、"長春市民主黨派同心服務基地"、"長春市中山法律援勤工作站"、"社區旅游服務站"、"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店"等五塊牌子,加在一起共十一塊牌匾。
  長春市桃源社區黨組織書記楊德華:這就是我們為老百姓服務的。首先說社區居委會,咱們百姓到這塊辦事,咱們社區能開一些相關的證明。再一個我們現在功能也多了,所有的社保呀、醫保呀都在咱們這塊辦理。比如說退休等等,我們能有十幾項業務在咱們的辦事大廳。就像長春市中山法律工作援助站,就是我們跟中山法律事務所建立一個共同的關係,它在我們這成立一個工作站,定期走進社區為百姓做答疑解惑。有牌子百姓才能更多的參與社區的這方面的活動。
  正如楊德華所解釋的那樣,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記者在社區辦事處門前看到很多轄區居民來辦事時,先抬頭看看門前有哪些部門的牌子,然後才進去辦理。
  社區居民蘋麗溪:我覺得他們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方便。有些東西比如我們想咨詢一些啥啊,他不掛牌子我還真不知道。看著之後少跑冤枉道。
  桃源街道社區網格長王玉紅說,有了這些牌子可以更好的促進我們為居民服務。
  王玉紅:我們入戶走訪的時候,有些居民需要法律咨詢、援助、維權。還有一些關於旅游之類的問題。而我們只能做到溝通,協調。實際上我們沒有能力真正回答這些問題。所以說立這些牌子,會有這些相關的職能部門來我們桃源社區,定期的為他們解答這些問題。通過這些牌子,這些職能部門下到社區來,每周或者每個月來定期培訓,為老百姓解答疑難問題。
  由於過去的居委會現在劃成了大社區,很多職能也相應多了起來。長春市桃源社區黨組織書記楊德華告訴記者,目前掛的這些職能部門都是參與我們的活動、現場辦公的部門。
  楊德華:這個牌子不是隨便掛的,指定的,都是定期到我們這有活動的我們才掛他們的牌子。因為有這個牌子,他們就知道有這個職能,他就找到社區。咱們的職能增加了,有一塊牌子咱們就有一個職能部門。
  所有的牌子都能找到相對應的主管部門,人口計生、法律援助、民政、勞動保障等等,就像是社區工作人員所說的,牌子不是隨便掛的,都是有名目、有來路的牌子。
  但是只是僅僅掛了牌子,掛牌的這些對口部門、單位會直接參与指導社區的具體工作嗎?
  記者採訪了北京某社區的基層工作人員小李。
  記者:對口的這些上級單位會不會直接參与指導咱們社區的一些工作,還是只做一個驗收和檢查的工作?
  工作人員小李:還是有所側重,計生這塊還是挺重要這塊,可能就有專門聯繫,還有工會這塊能稍微側重一些,時不長的,也不是說特別的頻繁,因為上面街道可能也有他們的工作,也挺忙的,但是相對比方說婦聯、還有僑聯僑眷老幹部這些相對弱一點,但是整體來說聯繫這塊不是說是特別緊,我就感覺上邊就應該比如說在社區獃的三個月,就深入瞭解一下,就像您剛纔說的各個口,就下來真正瞭解一下。剛剛咱們說的一個人可能擔著很多工作,我除了黨務還有婦聯也是我管,僑聯僑眷還是我管,老幹部還是我管,但是上邊各個科室都是分著的。
  記者:最後都找你一個人。
  工作人員小李:對。這邊好幾攤活呢,婦聯也很重要,老幹部也很重要,很多事兒你乾這個事你寫這個東西,或者乾這個活動上邊就給你發下來一個通知而且時間特別緊,你這個事還沒幹完了下邊的事就接上了,除了上面這個事,我們社區也有自己的活動,因為也想著自己能結合社區實際搞一些活動,所以加上自選動作這一些就感覺每天茫茫忉忉的。
  記者:現在有一些活動實際上可能也脫離了社區的實際,為了做一些成績。
  工作人員小李:會有的,比如說片警、民警這塊,今年我們有個考核專門是對民警滿意度的考核,如果是群眾對他有意見,那扣分就是扣居委會的,與獎金直接掛鉤,我們這勞動一年就是因為片警這兒不滿意,給我們一人扣一百塊錢,您說冤不冤呀?本來待遇就低。
  記者:其實居委會是一個服務性的居民自治組織。但是現在承擔了一些行政方面的工作,從你個人的工作經驗來講,是不是也糾結於這兩種的定位當中?
  工作人員小李:是的,就長期而來在老百姓眼裡,居委會是最基層的政府,實際上它不是,最基層的政府應該是街道,實際上我們有的時候做工作,包括老舊小區改造,我們自己都想,施工單位在這隻是一時的,你要施工單位撤了,那跟老舊小區打交道還是我們居委會,在這個協調問題的時候,其實我們按說應該說向著居民那一方,但是你如果太向著人家施工隊也有自己的想法,要不協調工作特別難做。
  記者:咱們印象中或者想象中居委會是乾什麼的?
  百姓:就是為居民辦事情的,民間組織就是維護居民利益的地方,就是居民有一個幫助居民生活的地方。
  百姓:生孩子、開證明之類的。
  記者:一般都要開什麼證明需要去居委會。
  百姓:比如說你的戶口本丟了,他那邊需要給你開個證明,或者是你辦生育證之類的,還有就是平常要做一些咨詢的,便民方面一些咨詢的都會去。
  記者:那麼咱們印象中想象中一般社區居委會都是乾什麼的地方?
  百姓:一般不去的地方。
  記者:你覺得他們平常都乾點什麼?
  百姓:社區衛生,社區人員管理亂奇八糟的吧,社區宣傳。
  記者:咱們印象中的社區居委會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
  百姓:那不就是為老百姓解決平常的事情嗎?加上領導的一些說的小一點針頭線腦的這些小事兒嘛。
  百姓:居委會應該挺方便的,離市民最近,有什麼事情最容易找到,計劃生育或者是治安、衛生,這些都可以隨時和他聯繫哪個不好直接就可以找他。
  連線國家行政學院楊偉東教授。
  楊偉東:應當說為社區的居民服務是居委會一項最基本的功能。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居委會有另外兩項功能,第二項功能就是協助基層政府,處理一些事物。還有第三項就是監督,像基層政府、派出機構還有一些跟居民密切關聯的供水、供電企業事業單位,對這項進行監督。
  楊偉東: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們越來越依靠一線的與公眾與社區居民密切相關的組織,城市居委會就是最聯繫的一個渠道,我們提出來執法重心要下移,對這些政府的職能部門,依靠社區提供相關的信息能夠協助性管理,這也是未來一個發展的方向。原來1989年的城市居委會組織法當中其實列舉的協助是五項,提到的是社會治安、公共衛生、計劃生育,教育雖然有但是基本任務是這五項,但是2011年當中中辦和國辦發佈的一個意見當中,已經擴大了15項。一方面可以看到政府管理理念的一個轉換,就是光靠政府來運轉是不夠的,應當是重心下移的,居委會是一個溝通的渠道。但是另一方面是越來越依靠社區,而社區的基本功能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為社區提供最基本的服務,這樣一來就會有矛盾的和不銜接的地方。
  楊偉東:我覺得第一,首先政府應當把握好自己的定位,該政府做的政府一定要做。重心下移是通過改變工作方式來轉變。第二個方面是社區本身的改進,使它的運轉更高效。第三個方面,除了社區本身的基層性的組織之外,我們也應當建立更多元的社會組織,比如說義工自願組織,還有業主委員會等等。  (原標題:社區門口掛幾十塊牌子屬普遍現象 居委會亟待減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73sig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