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過去,重慶“女童摔嬰”事件還在持續融資發酵。12月20日,摔嬰女童的父親李某在網絡上首次公開了女兒的道歉信,昨日,網絡又傳出女童一家搬家的消息,幾次掀起輿論風暴。
  11月27日京站美食,媒體爆出重慶“10歲女孩摔打男嬰”視頻,之後幾日,又相繼發生了昆明9歲女孩被同學用改裝槍打爆左眼事件、福建莆田14歲少年勒殺8歲女童並拋屍糞池等一系列事件。
  短短10天連發3起孩童暴力傷人事件,引發公眾的廣泛討論與關註。為何總汽車貸款有憤怒的孩子?是什麼讓本應天真的他們如此暴力?
  ●南方日報記者 曹斯 實習生 李嬌 設計裝潢通訊員 周密
  “魔童”頻現
  一項對1360位學齡前兒童的信用貸款調查顯示,攻擊性行為檢出率為11.9%,全國6至11歲兒童行為問題的檢出率為14.7%
  “那天我不該打小弟弟。在家裡和小弟弟玩耍時狗狗叫了,小弟弟掉下去了。讓叔叔阿姨傷心了,請叔叔阿姨原諒。”12月20日,事發近一個月後,重慶10歲摔嬰女孩的父親李某通過“央視新聞”官方微博公開了女兒對小原原及其家人的道歉信。然而,這份遲來的道歉,卻不被接受。
  “我今天又見到原原了,醫生說原原的狀態較好,暫時沒有出血的跡象,臉色也可以,會自己咿呀說話了……”
  近一個月來,小原原的爸爸李生忠一直在發微博,公佈孩子治療的最新消息。
  日前小原原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接受了開顱手術,並獲得成功,他的病情好轉,得到了許多有心人的祝福。可是至今,人們提起11月底發生的“女童摔嬰”案,仍會發出一聲長嘆。
  那對原原一家來說是一個黑暗的日子。當天下午,一歲半的原原下樓玩耍時被奶奶誤留在電梯內,短短5分鐘後,他被髮現渾身是血地躺在樓下。監控顯示,原原在電梯內遭到了同樓10歲女孩的摔打。之後,被女孩抱至陽臺逗玩時墜樓。
  11月27日,“女童摔嬰”視頻被媒體曝光,讓人震驚,可沒想到幾天后,又接連發生了兩起未成年人暴力慘案。
  12月2日晚,昆明東川區紅土地鎮大坪子村的9歲女孩小英(化名)去同學小輝(化名)家複習,卻被小輝用家中射釘槍製作改裝的槍支打傷面部,造成左眼球爆裂。
  兩天后,福建莆田14歲男孩劉某將8歲女孩周小妍騙入公廁內,用繩子將其殘忍勒死並拋屍糞池。
  不到10天的時間,連發3起未成年人傷害未成年人事件,觸目驚心。
  汪玲華,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心理專家。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她坦言,我們身邊就不乏有暴力傾向和行為問題的孩子。
  “我每個月都會接診一到兩個有暴力行為問題的孩子,一年大概有20個左右。”最近,汪玲華接診了一個初中二年級的男孩,“這一兩年來,他父母發覺孩子的脾氣越來越暴躁,經常回到家後摔門躲在房間玩電腦游戲。生氣時甚至會砸東西、拿刀砍桌子。在學校,男孩經常因為與同學發生小摩擦而發脾氣,甚至踩別人的東西、掀同學的課桌。被老師批評後,他曾威脅說要跳樓自殺。”
  她還給出了一組數據:最近一項對1360位學齡前兒童的調查顯示,攻擊性行為檢出率為11.9%,全國的6至11歲兒童行為問題的檢出率為14.7%。
  為何暴力?
  在2010年兒童攻擊性行為與家庭因素調查中,專家發現,父母過於嚴厲的懲罰,打孩子,拒絕與否認孩子會導致攻擊性行為
  重慶女孩摔嬰後,人們在追問:一個10歲的小女孩為何會做出這樣的駭人舉動?是什麼讓她如此暴力?
  隨著媒體報道深入,矛頭開始指向了女孩的父母和他們的教育方式。媒體披露,這名10歲的施暴女孩也是暴力的受害者。女孩的父親李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承認自己和妻子平常會打罵女兒,多少對女兒的性格有影響。鄰居也對當地媒體稱,小女孩的父母“平常很愛打牌,對小女孩缺乏關愛”,小女孩家經常傳出打罵聲。
  不少網友開始指責女孩家長,認為“正是父母的暴力催生了暴力的孩子”。對此,汪玲華表示,的確很多有行為問題的孩子,在其成長過程中都有被虐待或被施用暴力的經歷,“在2010年兒童攻擊性行為與家庭因素調查中,專家對181名小學六年級學生進行攻擊性行為與家庭因素的調查發現,父母過於嚴厲的懲罰,打孩子,拒絕與否認孩子會導致攻擊性行為。”
  “所以,暴力孩子頻頻出現的根源是家庭養育方式和成長環境有問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如果父母的愛和陪伴不夠,孩子會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就容易出現行為問題。如果父母嚴厲體罰孩子、對孩子訓斥過多、施暴,孩子會產生負性情緒,甚至進行暴力模仿。”汪玲華說。
  汪玲華還指出,兒童暴力行為的產生也和一些先天因素有關,包括遺傳因素、母孕期相關高危因素等,此外,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外力:社會大環境。
  “如今,社會價值判斷多元,學習和模仿能力強的少年兒童很容易沾染到不良的社會風氣。同時,網絡的繁榮使各種信息無處不在,也使孩子們浸染在信息的大染缸里。尤其是網絡游戲、電子游戲對孩子的負面影響非常大。”汪玲華透露,她接診的出現較嚴重暴力行為的孩子多數都伴有網癮。
  汪玲華坦言,充斥暴力的網絡游戲、影視、書刊對孩子有著極其深重的惡性影響。如在調查莆田14歲少年虐殺女孩的案件時,警方就猜測,施暴者是在模仿電影情節做出泄憤的行為。
  如何拯救?
  孩子出現暴力行為的苗頭,首先應該反思的就是家庭養育方式。但現實中問題孩子多是由學校責令到醫院就診,這意味著家長沒有意識到問題
  怎樣才能不重蹈14歲殺童少年和10歲摔嬰女孩的覆轍?如何拯救“惡魔孩子”?
  汪玲華直言,孩子一旦出現這樣的苗頭,首先應該反思的就是家庭養育方式,“兒童暴力總體而言是先天因素和後天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但家庭環境起著決定作用。”
  但現實是,許多問題孩子的家長缺乏相關意識。汪玲華坦言,在她一年接診的20多個問題孩子中,幾乎全部是由學校責令到醫院就診的,這意味著,沒有一個家長意識到自己的孩子有行為問題。
  汪玲華提醒,孩子一些不良日常行為的苗頭若得不到糾正,長期積累,很可能會爆發,產生嚴重後果。
  同時,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汪玲華認為父母若用簡單粗暴的打罵來教育,很可能會有反效果。因此,針對孩子一般的行為問題,汪玲華建議可採取幾種方法進行疏導,“一是隔離法,讓孩子做一些枯燥的事情,比如靜坐、罰站等,用這種非傷害性的方法來懲罰孩子;此外,要讓孩子自己承擔結果,比如孩子拿了同學的橡皮,父母應該讓他自己還回去,承認錯誤並道歉。必要時,應及時尋求幫助,比如咨詢學校心理老師,到相關心理機構和醫院咨詢心理醫生。”
  因此,“女童摔嬰”事件發生後,其家人的逃避行為以及她的敷衍道歉,在汪玲華看來,都是“反面教材”。
  汪玲華也特別提醒,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註意自我情緒管理,儘量避免在被孩子激怒時、生氣時管教孩子;要努力建立良好的家庭氣氛,避免當著孩子的面爭吵、打架,表露憤怒和矛盾;和孩子做朋友,每天至少抽出半小時陪伴孩子聊天或玩耍,讓他們感受到愛和關懷。
  而據媒體報道,女孩的父親也開始意識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在賠償事情完了之後,我就會跟我妻子全身心投入到小孩教育上面,不說每時每刻,但每天都會抽出大量時間來陪陪她,疏導她,讓她高興,讓她快樂,讓她在方方面面儘量做一個好學生。”
  記者瞭解到,由於孩子的行為很多與家長本身存在心理和行為問題有關,有些國家會責令監護人到家長學校學習。如,英國的反社會行為法令就規定,7歲以上的孩子出現了嚴重的反社會行為,政府即可提請法院作出“父母養育令”,責令監護人到家長學校進行專門培訓,寫出如何對自己孩子進行管教的心得體會和教育計劃,社區工作者定期對家長和孩子進行督促檢查,干預時間至少達到12個月。  (原標題:是什麼讓孩子如此暴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73sig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