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19日電 題:伊拉克能否逃離“第三次伊戰”陰雲?
  中新社記者 劉旭
  伊拉克戰局連日來“快節奏”上演。反政府武裝節節逼近首都巴格達,伊拉克政府18日正式向美國發出請求,要求美國空襲伊拉克境內的反政府武裝,美國則含糊回應“除了派遣地面部隊外的其他選項都仍在考慮範圍內”。這個“被兩河祝福的國度”再一次籠罩在“第三次伊拉克戰爭”的陰雲之下。
  有消息說,伊政府18日正式向美國發出空襲請求,是由於伊反政府武裝“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圍攻該國最大的拜伊吉煉油廠,那麼這個勢頭迅猛的反對派組織是何來頭?
  實際上,ISIS在一定意義上是一支“混血”組織,其前身是2006年12月成立的政教合一的“伊拉克伊斯蘭國”,主要在伊拉克中北部的遜尼派聚居區活動,後因美軍聯手伊拉克國內反ISIS力量對其施加打擊,ISIS一度“元氣大傷”。
  但敘利亞局勢的動蕩給了該組織重振旗鼓的機會,部分敘反政府軍與該組織關係逐漸密切,在敘伊交界地區進行人員、彈葯補給的交換。據估計,此次攻勢發動前,ISIS在敘利亞有近7000人,在伊拉克境內則有約6000人。
  ISIS此番重回伊拉克攪亂局勢,外界除了將原因歸為與敘利亞前盟友發生內訌受挫、伊拉克馬利基政府能力不足外,更多人把指責的焦點投向美國對伊政策。
  美國《華盛頓郵報》16日刊文指出,是奧巴馬將伊拉克推向如斯境地。文章認為,奧巴馬上任時繼承的是一個“太平的伊拉克”,那裡的恐怖分子在軍事和思想上均已難成氣候,但奧巴馬不顧反對提前撤軍,讓當地的恐怖分子由此得到卷土重來的機會,又在敘利亞為ISIS創造了空間,使其有機會招兵買馬、養精蓄銳。
  俄羅斯《觀點報》16日也援引俄中東研究所所長薩塔諾夫斯基的觀點說,伊拉克局勢表明奧巴馬反恐戰爭的徹底失敗。這位專家甚至預測隨著美軍撤出阿富汗,這種災難性局面可能很快在阿富汗重演,之後會蔓延到中亞地區。
  不過,不斷惡化的伊拉克局勢或許已讓奧巴馬無暇顧及“昨日之痛”,出兵還是不出兵?各路目光都在看著美國。此前奧巴馬宣佈向伊拉克派遣275名士兵,稱其目的是保護美國人員和巴格達使館的安全,但又稱可在必要時準備作戰。伊拉克提出空襲請求後,奧巴馬在同民主黨與共和黨國會領袖商談時表示,他不需要國會批准其在伊拉克的任何行動。此語一齣,有人似乎“嗅出”出兵的意味,但美國財長雅各布·盧當天又表示,美國並不尋求以軍事途徑解決伊拉克問題。
  美國《紐約時報》17日刊發前美國國務院官員安妮·瑪麗·斯勞特的評論說,美國應該在伊拉克“直接但有限度地使用武力”。斯勞特指出,足夠的武力威懾會迫使政府及叛亂分子參加談判,也能夠帶來一個喘息的空間,“讓那些還算令人滿意的領導人可以開始鞏固權力”,以彌補之前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失。
  但也有評論人士質疑單純出兵的實際效用。《紐約客》雜誌18日發表題為《第三次伊戰》的評論文章說,在此次伊拉克危機中,美國的戰略需比之前更為複雜和成熟,而整個戰略的核心問題是軍事動作能否為伊拉克提供一個持久的解決方案。2006年,小布什政府面臨的問題就是目前危機的一個縮影,當時美國出兵時毫不懷疑美國軍隊可以擊退武裝分子,但他們對於能否真正解決伊拉克的教派衝突也充滿憂慮,事實證明這種擔心是必要的。
  無論伊拉克能夠挺過此劫維持國家的統一性,還是在最壞的情況下變得四分五裂,伊拉克人都必須為維護本國的政治秩序作出最大努力,決策者們在作出任何一項選擇時也都要從地區潛在的政治與宗教問題出發。
  “伊拉克經濟新聞”網站的評論文章中就說,“民族和解是伊拉克的聖杯”。換句話說,民族和解是維護伊拉克領土完整和政治穩定的先決條件,在實現真正的民族和解之前,戰爭風險不會因某一次危機的解決而消減,伊拉克宗派間的暴力衝突也很可能會釀成無限的惡性循環,而伊拉克也將變為代理人爭權奪利的“邪惡戰場”。(完)  (原標題:國際觀察:伊拉克能否逃離“第三次伊戰”陰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73sig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